是癌不是癌?一颗淋巴结的自白

关注文章 点赞:0

是癌不是癌?一颗淋巴结的自白

Hello,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淋巴结,我的外形像一颗小豆子,是居住在人类boss全身上下淋巴结大家族中的一员。由于好多人类一听到我们的名字就担惊受怕,或者摸到我们的存在就充满敌意,因此,作为我们家族的新闻发言人,我决定走到台前,为我们淋巴结家族正式发声!

各位人类boss,我们淋巴结家族是个大家族,遍布人类全身上下,人数不定,全身共约有800颗,其中头颈部约有300颗。我和我的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成群居住在颈部、胸腔、腋窝、肠系膜、腹膜后及腹股沟等处。我们身高差别很大,有高大的巨人、也有小矮人,比如,在颌下区的兄弟可以达2.5厘米,腹股沟的兄弟可达3厘米,而有些兄弟姐妹可能只有5毫米那么大。我们的身材也是各不相同,有胖有瘦,但我们和乐融融,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我们共同充当着保家卫国的战士角色,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同心协力防御外来入侵的细菌、病毒等敌人或者人类自身被感染或癌变的细胞坏蛋等。


由于人类boss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面对的敌人也千奇百怪。当然,最常见的敌人是细菌或者病毒等普通感染,当我们受到这些敌人的刺激后,为了作战,我们会变得肿大、充血,发生“反应性增生”,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颈部的兄弟们身上,特别是有牙齿感染或者扁桃体炎的人类会常常摸到我们,会感觉疼痛,还可能看到表面皮肤红肿、发热,请人类boss不要害怕,这是我们正在辛苦对抗这些大坏蛋呢!等打赢了炎症这场仗,我们就会一切恢复如初了。

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一般的特殊感染,最常见的就是结核了。这个敌人经常欺负青少年人类,可单独出现,也可与肺结核同时出现,或作为全身播散性结核的一部分出现。它常常攻击我们颈部的淋巴结兄弟,使兄弟们变得肿大,或者融合成块,甚至穿破皮肤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和溃疡。当遇到这类强劲的敌人时,我们就需要呼吁人类boss接受抗结核治疗来消灭他们了。

还有两大敌人,是我们最害怕的,因为它们使我的兄弟们“黑化”,变成了“恐怖分子”,变成了淋巴瘤和淋巴结转移癌。先说说淋巴瘤吧,如今人均寿命延长,随着年龄增长,人类机体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逐渐降低,加上艾滋病的流行和器官移植的开展以及治疗性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大量使用,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些恐怖分子一般分布在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区,有时甚至会嚣张地跑到人类的脾脏、肝脏或者骨髓里去。他们一般成群结队出现,大小不等、长得圆胖,有时还会使人类boss发烧、盗汗、体重减轻。

而第二个让我们害怕的敌人就是癌症了,当癌细胞顺着淋巴管道跑到我们淋巴结体内,我们就立即变身为淋巴结转移癌。根据原发癌症的种类不同,被黑化为恐怖分子的淋巴结兄弟们也各异。这些恐怖分子往往长相丑陋,形态怪异,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并且也喜欢成群结队出没,甚至抱在一起生长在某些危险地带。比如乳腺癌的患者就容易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的患者就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则可能发生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所以当患癌的人类发现这些危险地带里有我们肿大的身影时,就要引起警惕了!

当有一天,我们变得肿大了,人类boss们一定会很担心,不知道到底是炎性反应性增生、结核还是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瘤,怎么办?别担心,有办法!首先是超声检查,它是第一个武器,可以初步显示我们淋巴结形态、大小、内部结构、血流信号等等,一般典型的恐怖分子在这个武器的暴露下基本能被识别出来。

说到这里,一定要纠正大家几个误区:1、我们淋巴结个头的大小跟淋巴结转移癌有直接关系,淋巴结越大越危险。事实:非也,有时矮胖个儿可能比高痩个儿更有恶性倾向。一个3厘米长的淋巴结不是就比1厘米的像恶性。2、超声发现我们淋巴结体内有血流信号或者血流信号丰富就危险。事实:非也,炎性的淋巴结兄弟也会血流信号丰富,而有些淋巴结转移癌坏蛋却没有血流信号。同时,血流信号的检测跟超声仪器、医生操作手法也息息相关,所以血流信号只能作为参考哦。

但是当超声不能明确我们肿大的原因时,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变得面目全非,越发臃肿时,第二个武器是派上用场了,那就是直接穿刺或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拿细针或粗针在我们体内取出一些细胞或者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来明确病因。如果这个武器发射一次没有击中要害或者击中不满意,就需要多发射几次。当然像淋巴瘤这麽狡猾的坏蛋是不会轻易现出原形的,所以可能需要切除活检,也就是把可疑的某个肿大淋巴结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以得出病理诊断。

总之,我是淋巴结,本身并无害,免疫防御军,属我最可爱。

以一首小诗结束我的发言:

细菌病毒来感染,我的反应不轻饶;

结核也来凑热闹,破出皮肤成窦道;

淋巴瘤呀好招摇,全身上下都见到;

转移癌也不足惧,超声上阵穿刺妙。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书籍:

岳林先,《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