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你接着忽悠!宫颈糜烂的是是非非!

关注文章 点赞:

现在

许多女性有了体检的习惯

一拿到体检报告

细细一看

“宫颈糜烂”!

看“糜烂”二字就感觉来者不善

如果有居心不良的人士标注一个“轻度、中度、重度”

那更是被吓得魂不守舍

只求花钱买平安了

那么

“宫颈糜烂”到底是不是这么可怕呢?




“宫颈糜烂”一词最早起源于1850年

当时普遍认为

“宫颈糜烂” 的发生是因为宫颈上皮脱落或糜烂

并认为“糜烂面”极易发生感染

因此,长期以来

 “宫颈糜烂”作为宫颈慢性炎症的代名词

甚至被当作宫颈的癌前病变进行治疗



后来

随着阴道镜和病理组织学的发展

为宫颈上皮的观察和认识提供了手段

人们逐渐认识到

宫颈“糜烂面”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

与鳞状上皮相比

呈细颗粒状,颜色更红

肉眼看起来类似糜烂

实际上这是宫颈的正常生理变化



因此,在 1991年

Chang就指出

 “宫颈糜烂 ”一词是一个时代的错误

应将柱状上皮外移的糜烂样外观

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或异位

只将生物、理化、肿瘤因素所导致的

上皮脱落、溃疡称为糜烂



2008年,我国妇产科教科书中

已经废弃了“宫颈糜烂”这一病名

没有了“宫颈糜烂”的轻、中、重度的分级

而是改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属于正常的一种生理性改变


既然是正常改变

与不洁性生活、炎症等没有关系

不会出现不适症状

如,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下腹坠胀不适等

目前

没有证据表明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存在必然联系

尚不确定是否增加宫颈感染几率




说来说去

“宫颈糜烂”怎么治疗呢?

首先,要鉴别

“宫颈糜烂”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

无症状的生理性改变,不用治疗

如果有症状

需要做细胞学筛查和 (或 )病原体检查

检查正常就不需要治疗

检查异常当然需要治疗


最重要的是

要去正规医院看医生

 

总之

无论有无“宫颈糜烂”

女性均需要定期筛查(细胞学+HPV)

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