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茹云: 诗词励志 笑对病魔

关注文章 点赞:

淋巴瘤患者白茹云在第 23 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河北省启动仪式上送给病友们一首词:“几年患病苦辛尝,虽寻常,总难忘。落尽青丝,粉面镜中黄。亲人温言诚相慰,绕床坐,问寒凉。梅花经雪放清香,历冰霜,志逾刚。雨横风狂,不碍赏春光。寄语天涯同命友,含笑行,莫徜徉。”文风豁达又饱含深情,在抗癌道路上她也是如此:诗词励志,笑对病魔。



白茹云是河北省南和县郝桥镇侯西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在2017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上,41岁的她在节目中淡定沉稳地答对全部问题,出场仅仅二十几分钟就成了“名人”,万千观众热情地用微博、微信、电话等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她的喜爱。白茹云其实是一位癌症患者。她从小就喜爱诗词,只要有闲暇的时间,她就悄悄地学,用诗在内心给自己播种下了一个花园。她是家中长女,小时候父母下地干活,她就在家里照看弟弟妹妹。“二弟8岁的时候得了脑瘤,每次病情发作,他就捶打自己的头,我拽住他的双手,但是没法缓解他的头痛。”白茹云说:“弟弟都快把自己头打破了,看着又着急又心疼,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我开始唱一些诗词歌谣。”听了姐姐的歌谣,弟弟会安静下来。就这样,只要弟弟再哭再打头,她就再背。那段时间,她积累了很多诗词。因家境贫困,白茹云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干活儿补贴家用。虽然用来看书的时间少了,但是务农、打工之余,她还是会手捧诗书念念有词。

1

2011年,36岁的白茹云被确诊患上了淋巴瘤,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常见类型。疾病的折磨和经济压力没有使白茹云一蹶不振,她想到了自己喜欢的诗歌。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血液内科治疗期间,她买了一本诗词鉴赏,住院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反反复复、认认真真地把这本书看完了,许多地方还做了注解。院区的一个小花园里有盆栽的荷花、干净的石凳和幽静的石子小路,这里是白茹云最喜欢的地方。每天输完液后,她就安静地坐在那里读诗,尝试着和诗词里的古人聊天。“看苏轼写的那些诗,比如‘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这句诗一开始我不明白,看了注释才知道这么有名的人其实被贬过很多次,生活一直很动荡,但人家还是豁达开朗,所以我就安慰自己,人家能行,我也行。”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白茹云迈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坎儿。医生们为她制订了精细规范的治疗方案,6个疗程的化疗和1个疗程的放疗让她在医院里度过了近1年的时间。面对呕吐、头晕等副作用,医护人员的关怀和诗词的陪伴使白茹云顺利地完成了治疗,渡过了人生的一大难关。

   完成治疗后,白茹云的耳朵听不太清,眼睛经常流泪,声带发音也不好。在外人看来白茹云遭受了太多的不幸,但她并没有那样想,她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满腹才华的大诗人,他们的人生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些都会成为过眼烟云。”她诗词励志,笑对病魔,并取得了胜利。目前,白茹云已经无病生存了5年,她的主治医生刁兰萍教授认为,她目前的情况已经到了完全缓解期,再复发的风险已经很低了。

2

在辛苦谋生和挣扎求生的日子里,是诗词给了白茹云一种放飞灵魂的自由。中央电视台后来播出的节目里,其他选手都是春秋装,还有人穿着短袖,白茹云穿的却是羽绒服、套着毛衣。“录制大厅太冷,咱身体不行,不能光顾着美,得顾命。”“苏轼不是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白茹云拽拽羽绒服,“我现在想的就是怎么活下去,不再计较其他,什么都能一笑了之。”说着话,她眼里的泪水自然溢出,在这汪泪水的映射下,她的眼睛格外透亮。

在舞台上的最后一分钟,白茹云还不忘鼓励别人:生病的人不要太灰心,我们活着就好,活一天,就高兴一天!看着这样的白茹云,没有人觉得她不美。“她怎么可能会丑呢?她是美的,是大美!” “面对苦难的挑战、死亡的威胁,她不慌不忙,无畏无惧,笑谈过往,庄重从容,她的美不倾国倾城,但倾尽全力。”

事实上,早在 2014 年 12 月份,白茹云就曾在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栏目一展风采,当时栏目组收到了全国各地热心观众写给她的信:“病魔在你的坚强、乐观、善良、美丽面前一定会却步的!” “一定要坚持,您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与你并肩作战!”……

   是的,诗词让白茹云感受到了久违的自信和额外的温暖,让她在人生最困难的低谷中找到了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