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药”知道
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病人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发生率为60%-80%,其中1/3为病人为重度疼痛。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病人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病人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癌痛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镇痛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其中镇痛药物治疗是根据癌痛病人疼痛的程度、性质、正在接受的治疗,伴随疾病等情况,合理选择镇痛药物和辅助药物,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和(或)给药频率,是癌痛治疗的重要方法。
对于癌痛的治疗,很多患者和家属存在下列一些误区,从而导致癌痛不能很好的控制。
误区一:疼痛,忍一忍
很多患者认为,肿瘤伴随疼痛很正常,无需特殊处理,或认为轻度疼痛可以忍一忍,疼痛严重了再去看医生,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很多时候,疼痛的背后,隐藏着很多疾病的信息,忍耐疼痛可能延误疾病诊断,因此,应当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癌痛治疗应及早开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包括对癌痛的治疗,越早开始,患者的生存获益越大。早期积极姑息治疗组能显著降低严重疼痛的发生率,可阻止癌痛演变为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癌痛出现时,不要忍耐,及时告知医生,及早接受镇痛治疗。
误区二:镇痛药会上瘾、会耐受
很多癌痛的病人担心长期服用镇痛药物会成瘾,有些患者也担心疼痛初期就服用镇痛药物,后期疼痛严重了,是否没有药物可以控制疼痛。这些顾虑也是没有必要的。癌痛病人,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适当剂量的镇痛药物,在疼痛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几乎不会出现成瘾性。而且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无限制剂量,后期疼痛加重,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仍可增加镇痛效果,仍可有效控制疼痛。
误区三:止疼药,疼时吃,不疼不吃
有的癌痛的病人,疼的时候马上吃止疼药,不疼的时候不吃,这是不对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镇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镇痛药物应该按时服用,而不是按需服用。按照规定时间间隔规律给予镇痛药,有助于维持有效的镇痛药物血药浓度,能够更平稳持续的发挥镇痛作用。
误区四:止疼贴,哪疼贴哪
癌痛治疗首选口服给药,但有些患者不宜口服用药,可能会应用镇痛的贴剂,常用的镇痛贴剂有芬太尼透皮贴(多瑞吉)、丁丙诺啡透皮贴等,该类药物由于其特殊的剂型,贴在皮肤局部,但发挥全身的作用,因此,不一定贴在疼痛的部位。而是应该贴在平整的皮肤处,如上臂外侧、前胸上部、后背上部胸部侧方没有过敏的完好皮肤部位。避开皮肤破溃处、较大疤痕处等部位。这类药物可持续贴用72小时、7天等,更换时,请不要在同一部位粘贴。几天后才能在相同部位贴药。此外,镇痛贴剂不能剪切或其他方式损坏,高温可促进透皮贴剂的吸收,导致过量,使用期间避免热水浴、日光浴电热毯、烤灯等。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癌痛治疗的一些误区,消除了这些误区,相信癌痛患者就可以安全、安心的应用镇痛药物了。
那么,服用镇痛药物期间,患者及家属需要注意什么呢?需要关注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阿片类药物初期,有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通常应用几天后症状可好转,患者注意清淡饮食,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必要时服用相应的药物。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不可避免会出现便秘的症状,患者饮食应富含纤维素、多喝水、关注每日大便情况,必要时服用润肠通便类药物,如乳果糖口服液等,避免出现肠梗阻等症状。此外,阿片类药物可能造成谵妄、嗜睡等神经症状,患者及家属需特别关注,如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医学,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对于肿瘤的患者,更是这样。肿瘤的出现对个人和家庭都是沉重的打击,肿瘤患者及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的痛苦和心理压力。面对肿瘤的进展,有时候我们无能为力。这时,如何更好的生活对患者而言尤为重要。癌痛的有效控制,带来患者食欲、睡眠的改善,帮助患者保存更多体力,更好的与肿瘤作斗争。因此,癌痛的控制,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环节。关爱癌痛患者,走出癌痛误区,我们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