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了《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这篇文章评估了185个国家中的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这样几个数据值得注意:
1. 2018年全球将有大约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
2. 新增1810万癌症病例中,亚洲占据近一半,960万癌症死亡患者中,亚洲占近七成。
3. 肺癌依旧是发病率(11.6%)和死亡率(18.4%)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其次为女性乳腺癌(11.6%)、前列腺癌(7.1%)、结直肠癌(6.1%);死亡比例其次为结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
4. 患癌后,男性死亡率远高于女性!
另外,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有950万为男性,亚洲男性占发病总数的近一半;死亡率达60%。女性共有860万新增癌症患者,发病率亚洲女性占47.5%,死亡率略过一半。
这一组数据也就意味着:
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就占了21个。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和全球相比,肺癌同样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但相对于全球,我国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仍占很大比例。
十大致癌因素,9个你能避开!
有人总是问,到底为什么会得癌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必须承认,癌症发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癌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也就是外在的环境因素,二是内因,也就是个体自身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引发癌症“十大致癌因素”,但其中9个你能避开!
1
十大致癌因素之一:环境污染
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是癌症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
十大致癌因素之二:吸烟酗酒
关于吸烟,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这已经是普遍的共识。酗酒同样增加患癌风险,主要与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酗酒者患癌风险高于非酗酒。吸烟又喝酒,错上加错,风险不只是叠加,而是一加一大于二。
3
十大致癌因素之三:辐射暴露
所谓的辐射暴露主要包括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辐射,都属于物理性致癌因素,具体说就是X射线、伽玛射线等电磁辐射以及质子、a粒子、重粒子等放射性粒子产生的粒子辐射,以及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长期暴露于自然界以及医学和生活中的各种来源的电离辐射,可发癌症。
4
十大致癌因素之四:病毒感染
某些细菌与病毒的感染与癌症的发病也相关,比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有关,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有关,EB病毒与鼻咽癌、某些淋巴瘤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和胃淋巴瘤有关。
5
十大致癌因素之五:缺乏运动
久坐,少运动,这是现代人的通病,不运动或极少运动。久坐加上饮食无节制,体内积聚多余的脂肪,造成超重肥胖,肥胖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肠癌等的风险。
6
十大致癌因素之六:饮食不当
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水果蔬菜吃得少,肉类特别是加工肉吃得多;要么营养不足,要么营养过剩;二是不良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喜欢吃腌薰烤炸类食物。
7
十大致癌因素之七:生活方式
很多癌症的发生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除了前面说到的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久坐、不良饮食习惯、肥胖或超重,还有熬夜等。
8
十大致癌因素之八:心理因素
关于癌症发生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但长期精神萎靡处于负面情绪中,确实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睡眠不好的问题,影响食欲,削弱机体免疫力,有可能间接增加癌症风险。
9
十大致癌因素之九:药物滥用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永远具有两面性,在带来疗效的同时,必定有一定的副作用,罕见有单一作用的药物。化学药物本身是一种化学制剂,某些药物的不恰当滥用可能无形中使治疗用药变身成了一种致癌剂,特别是长期大量使用。
10
十大致癌因素之十:遗传因素
某些癌症确实存在遗传倾向,比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但必须注意,癌症不会直接遗传,只是癌症易感性的遗传。近年来又有所谓“随机运气因素”之说,不得不承认,患癌有时部分地确是“运气不好”,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可控可防的因素中。
最后,癌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几乎是所有肿瘤医生共识。加入十大致癌因素中,你可以避免9个,那么你相较于其他人,患癌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能避免一个致癌因素,就少一分患癌风险!
看完快转给家里人
参考资料:
①《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in 185 Countries》
②肿瘤专科医生《终于找到致癌的元凶了!医生提醒:十大致癌因素,9个你都能避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潘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