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肿瘤科普践行者 | 陈小兵教授:因工作而荣,为科普而生!

关注文章 点赞:

陈小兵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承担“中原千人计划”—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攻关课题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论文60余篇。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及优秀论文评审专家,《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等编委及《中华肿瘤杂志》等审稿专家,任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国家级学会委员或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等省级学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等。

工作狂的陈小兵,获奖无数;热衷科普的陈小兵,以实力圈粉。他因工作而荣,为科普而生!

学习是常态,坚持做科普

陈小兵常说“学习永远在路上”,他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着这句话。对于身边的人和事,他总以学习态度待之。他也从不开车,在车上或休息、或学习。他的同事王建正说,“陈主任每天早上6点多就开始听学习强国,然后翻阅最新的文献进展,有新内容就随时分享给我们,他接受新生事物特别快。”陈小兵的研究生克然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觉得陈教授不仅自己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而且一直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便是年轻医生,只要他发现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都会向其学习。同时,陈教授也能给予学生指导性建议,让他在学业上获益良多。

陈小兵做科普已十年有余,在圈内颇有名气,直到现在他仍坚持做科普。曾是他实习生的小杨女士回忆道,“最早陈教授主要在科室里针对住院病人做科普,还会在他的公众号上发布科普内容。最开始身边有些支持的声音,也有些质疑的声音,但陈教授勇于坚持做自己,因为他看到肿瘤病人发病率在逐年攀升,他希望更多人能尽量避免肿瘤或早点发现肿瘤,从而有个好的生活质量。”

陈小兵做科普有些成果后,医院宣传科就委托他做全院的患者教育,其他单位也邀请他做科普,但他也没有因此放松科室的工作,他一直秉承着科普与学术并重的原则。

多年来,陈小兵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科普,同时也要求年轻医生和学生重视科普并将科普理念贯彻到每件事上。“无论查房的时候还是在门诊,他只要觉得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或者有必要给患者家属阐述清楚的问题,就随时随地给我们讲,讲完后也会录一段小视频发给患者。同时,他也要求把他的一些视频讲座,如《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等都录成短视频。当我们给患者用靶向药物或者免疫治疗药物的时候,就会提前把这些视频发给患者看,这样的话患者就特别容易理解,也给我们省去了不少沟通负担。”王建正说道。当然,陈小兵也会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多讲多说,让其在日常工作中有更多体会。

受疫情影响,线下科普工作无法展开的情况下,陈小兵没有放弃,而是转战线上科普,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向患者和公众传递着科普知识,无疑给疫情常态化下的公众带来了温暖,给大家打了一针定心剂。

学生眼中的工作狂

大家学习的榜样

陈小兵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工作起来总是废寝忘食,这种精神也着实令人钦佩。他的研究生克然回忆道:“有次,我跟了陈教授一整天,从早上八点开始就跟着他坐门诊,陈教授耐心解答患者所有疑问,直到下午两点多才结束。我俩中午只吃了两个汉堡,陈教授两点半就又开始线上授课,期间仅有五、六分钟休息时间,讲座快六点才结束。那时,门口已有多位患者等着看病,他就让大家都进来,挨个解决完所有问题。紧接着,院里又来电话说有个远程会诊,他就又参加了,中间穿插着还有患者进来找他看病,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结束。那时,我已支撑不住,但他依然精力充沛。”

据克然了解,陈小兵几乎全年无休。每个周六、日,陈小兵不是在各个会场间来回奔波,就是在医院。他知道每天总会有患者来找他,所以他就在办公室里,处理一些自己的工作,有患者的话就跟患者沟通。而且作为科室的主任,他肩上的担子确实有点重。这样的状态下,陈小兵的工作和生活是没法平衡的。但在长年累月的辛苦付出后,陈小兵还是得到了很多荣誉和褒奖。仅2020年就收获多个奖项,“2019年度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宣部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最美志愿者’”(河南省就他一人),“2020健康中国行动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2019年度河南省最美志愿者”,“2020年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等。这些奖项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认可,亦是对他工作态度的肯定,而他也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克然自述还想考陈小兵的博士生,原因是跟着他能学到很多东西,这足以见得陈小兵作为榜样的力量。

医患矛盾一直是让医生头疼的事情,而在处理医患矛盾方面,陈小兵经验丰富,作为同事的王建正,对此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为临床医生,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无非是对患者的诊疗方案做决策,以及有些患者对治疗预期过高,难免有些矛盾。但陈主任做科普多年,他能迅速站在对方立场去考虑问题,轻易就能让患者理解诊疗过程或接受不是特别好的结果。说实话,他沟通的方式对我启发真的很大,我平常从他身上能学到很多。”

自带光环吸引人

生活积极有情趣

俗话说,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自会吸引优秀的人来到身边,陈小兵就是这样的人。还记得那是2019年的7月,王建正刚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正面临找工作,而他想回老家郑州发展。王建正从网上看到陈小兵的简历并对其在网络上的影响力有所了解后,便通过他的导师和陈小兵沟通,之后介绍他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工作。就这样,王建正和陈小兵成为了同事。

回忆第一次与陈小兵见面的场景,王建正感觉印象深刻,“当时见面是下午,门诊排了好多病人,我等了很久。”他对陈小兵的初印象是感觉他特别忙,对病人特别耐心,会解答每位患者的问题。而令王建正比较难忘的事是,2019年他刚到科室就被派了一个任务,即让他去参加中国抗癌协会旗下科普专委会组织的科普比赛。“当时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其实蛮紧张的。陈主任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和鼓励,我们在赛前做了充足准备。”那次比赛中,陈小兵获得了金牌导师奖,王建正获得了科普金话筒奖。天道酬勤,陈小兵和王建正用努力换来了荣誉,这也让王建正对自己后续的发展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作为科室的主任,陈小兵总能让大家发挥各自所长,他也会用积极生活的态度感染到身边人。“陈主任对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各方面都很照顾,我个人对他非常感激和敬佩,他让我感觉生活很有意义。工作上,他能做到面面俱到,几近完美;生活上,他会发些抖音小视频、跳跳抖肩舞,让我觉得他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王建正如是说。

陈小兵总是激情满满,斗志昂扬,很少能看到他疲惫的时候,即便有也为数不多。“有天中午,陈主任接诊结束的比较晚,将近1点钟,有几位病人等着汇报病情,然后做下步的治疗方案决策。陈主任说他还没吃饭,要先在办公室稍微休息一会。只有半小时时间,办公室门口已经围了一堆人,我们也不好意思打搅。那天下午还有三、四场线上会议和我们科室的一场线下科普宣教活动。半小时后,他让大家进去了,那时候感觉他还是有点累了。”王建正回忆道。

大家眼中的陈小兵精神饱满有激情、待人热情有耐心、勤奋自律爱学习、认真负责有方法、工作忙碌挺充实、乐于奉献能坚持、积极生活有情趣......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这几近完美的形象,可能只是大家看到的其中一面,也许陈小兵只是想传递给大家积极的正能量,而那些压力、负能量都留给自己面对和消化。多重身份的陈小兵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只有他最清楚,其实他不是超人,而是责任使然。在那些轻松应对、游刃有余的背后是他的全力以赴和默默付出,仅是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审校专家:

河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小兵

河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王建正

编辑:王少楠

排版:KONG
审核:陈雪茹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疾病教育目的,不能代替医院就诊。

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具体治疗方式请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