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肿瘤用药科普论坛,超300万人共享科普盛宴!

关注文章 点赞:

2022年4月21日,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科普分会场,第二届中国肿瘤患者用药科普论坛以线上结合线下方式在京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在中国抗癌协会的指导下,由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办,乐问医学承办。通过新华网、央视网等数十家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全国在线观看人数3069837人次。

第一幕“忧患”


徐泉教授

在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徐泉教授主持下,分别进行了中国抗癌协会有关领导致辞,CACA肿瘤用药科普工程汇报、《CACA肿瘤用药科普指南》编写工作启动及编委会专家聘书颁发仪式、中国肿瘤患者十大用药误区发布环节。

领导致辞


徐兵河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GCP中心)主任徐兵河院士指出在传统化疗基础上,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药物层出不穷,然而,很多基层医生不会使用,患者、公众也存在用药误区。因此,肿瘤用药科普同样需要高质量、高规范、权威性的科普指南。编写、发布、推广解读相关用药科普系列指南,为公众和患者提供全面、系统、权威、实用、动态更新的肿瘤用药科普知识,同时为医疗机构、康复组织、媒体、医务工作者等提供肿瘤用药内容支撑,方便二次创作传播。肿瘤用药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转变为必要性,这是一个非做不可的事情。

徐院士表示科普工作的核心抓手是“品牌”,中国抗癌协会建立了肿瘤科普指南发布制度,编写发布了系列科普患教指南。由中国抗癌协会、乐问医学联合搭建肿瘤用药科普平台,旨在打造中国肿瘤领域最权威的用药科普平台。以“八位一体”科普组织体系为抓手,深入推动用药科普平台建立、用药专家团队打造、用药科普工程启动、用药指南发布推广、用药品牌活动组织、用药科普基地建设、用药科普精品创作、科普培训及奖励推荐、用药科普媒体矩阵建设等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权威、专业、实用、生动的肿瘤用药科普指导。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用药科普平台,作为科普资源的整合平台,结合公众需求,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让用药科普资源实现自由流动、高效匹配。相信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与,能为肿瘤用药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做出了强有力的推动,提升患者的战胜疾病的信心。


支修益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教授指出安全合理用药的重大意义,安全合理用药问题对医生、对患者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如果能将常见肿瘤用药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整理成患者易于理解的科普知识,再通过主流媒介传播出去,将有助于加强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加强患者和家属对肿瘤诊疗的了解程度,有助于促进医患和谐,减轻临床医生的工作量。支教授倡导“忧患者之忧,科普之路,势在必行”,希望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到肿瘤用药科普的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普的正向力量。

田艳涛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田艳涛教授表示,我国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尚不充分,肿瘤患者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用药不当直接关系到疾病预后,这是医务人员与患者本身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田教授倡导“忧患者所虑,用科普温暖患者”。药物科普应该尽量贴合肿瘤患者实际所需,思考患者在用药前后、用药期间可能产生的疑问和担忧。对用药的科普能够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理解,避免减少对用药的不信任、不依从,从而使更多患者获益。


李国辉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主任李国辉教授表示,肿瘤临床药师在肿瘤治疗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加强大众对抗肿瘤药物的正确理解,促进肿瘤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肿瘤药学服务能力,加强对肿瘤患者的科普宣教。应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药学科普服务,使患者接受到人性化、专业化的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做到“忧患者所思,以科普照亮心路”。


师建国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

空军军医大学师建国教授表示如何保证肿瘤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是医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患者本身急需了解的。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大意义,在肿瘤患者用药过程中,用药科普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肿瘤康复领域,癌痛治疗、营养支持等环节也与用药密切相关。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将不遗余力地将肿瘤用药相关知识传播给肿瘤患者、社会大众,加强肿瘤用药科学引导,以有趣、有效的方式引导患者了解和掌握必备的肿瘤用药健康知识,做到忧患者之的痛处,切实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他鼓励康复会的患者及其家庭坚定抗击疾病的信心,在参与治疗与康复中,要加强对肿瘤用药科普知识的学习与宣传。

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肿瘤科普工程汇报


李静女士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CACA肿瘤用药科普平台总编辑

李静女士向与会嘉宾重点介绍了肿瘤用药科普工程中的重要品牌项目—用药科普指南项目。在过去的一年中,在中国抗癌协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国抗癌协会专业、权威优势力量,参与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患者PD-1用药科普指南》为代表的科普指南编写、发布、推广解读等组织运营环节做系统介绍。

她指出CACA肿瘤用药科普平台旨在提升对肿瘤患者的差异化精准科普,同时获得数据洞察与反馈。《CACA肿瘤用药科普指南》旨在为广大群众及肿瘤患者提供国内最权威的肿瘤用药科普知识,为科普创作者提供肿瘤用药科普宣教核心知识库,传播国内最权威、专业、系统的肿瘤用药科普知识。基于知识库与专家采访,CACA肿瘤用药科普平台、乐问医学共同打造《肿瘤学术时空》等特色IP栏目。

她强调肿瘤用药科普工程未来将围绕以下方面:①积极推进在各省市建立肿瘤用药科普基地50+;②《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科普化解读;③肿瘤用药科普指南的编写与宣发;④与全国康复会共同组织《肿瘤患者用药调研白皮书》的调研与发布。

《CACA肿瘤用药科普指南》编写启动仪式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用药科普指南编写工作,以支修益教授、李国辉教授、田艳涛教授、徐泉教授、段雄先生及李静女士为代表隆重举行了《CACA肿瘤用药科普指南》编写启动仪式,并以支修益教授、田艳涛教授和徐泉教授为代表进行了编委会专家聘书颁发。

第二幕“优患”

中国肿瘤患者用药十大误区发布

由徐兵河院士、支修益教授、田艳涛教授、李国辉教授、师建国教授、陈小兵教授、强万敏教授、陈鹏教授对中国肿瘤患者十大用药误区进行年度盘点:

①在选择抗肿瘤药物时,越新、越贵,效果就越好?

②初次使用抗肿瘤药,看不到效果,可以自行停药?

③根治性的肿瘤手术后,不使用化疗,只用免疫治疗?

④术后两三年,认为危险期已过,可以自行减药?

⑤化疗药毒性大,化疗=毒疗?

⑥对于刚刚过期的肿瘤药物,还能继续吃?

⑦效果好的抗肿瘤药,吃得越多越好?

⑧癌痛时,止痛药,痛了再吃,不痛不吃,忍忍就过去了?

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副作用越大,效果越好?

⑩保健食品可以代替抗肿瘤用药治疗?

针对这些常见的用药误区,各位专家教授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权威科普,打破谣言与误区,为大家带来正确的肿瘤用药知识。

肿瘤用药科普主题沙龙


在本场讨论环节,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陈小兵教授为主持嘉宾,特邀讨论嘉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董梅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李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药剂科主任章萍教授及两岸四地战癌勇将,河南省抗癌达人杨晓柏先生,就“肿瘤患者无药可医时,放手一搏还是放弃治疗”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董梅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

董梅教授表示,药剂学、药代动力学都是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作用重大的环节。当患者进入到一个治疗阶段时,涉及到治疗前的相关评估,如说营养状态的评估,疾病状态的评估,患者耐受、基因检测结果的确定和治疗方案的调整等。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要找好切入点,发挥其在MDT诊疗中的作用,注重临床药学服务,加强科室培训与沟通,做好肿瘤患者全程用药管理,为患者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保驾护航。


李凯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

李凯教授指出肿瘤外科医生作用相比于目前医疗新技术的进展,其角色悄然在发生变化,从过去外科绝对的主导地位,现在变成了综合治疗为主。MDT诊疗是我们目前临床工作的基本起步点,在肿瘤的后续治疗中需要有外科介入,如腹膜引流药物介入治疗等,为患者的整合治疗贡献外科的力量。他表示需要在临床的各项诊断技术、多种治疗方式中,选择最适合的诊疗方案应用于每一位患者,以整合医学的理念处理好个体化治疗与规范化治疗之间的关系。


章萍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用药科普平台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药剂科主任

章萍教授表示药品说明书,往往相对滞后于临床医学实践,原因之一是在新药审批时,往往基于相对有限的临床数据,不能及时更新。许多药品用在说明书适应症之外,经过临床经验认证还有其他确切疗效。例如CAR-T 疗法在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成功应用,为其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临床中多维度量化考察超说明书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实现肿瘤用药风险分级管理,为临床超说书用药的风险评判提供参考,达到保障患者权益同时,降低医生执业风险的目的,为临床在应用抗肿瘤新药时把控风险,同时也能够让患者受益。


杨晓柏先生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康复部副部长、两岸四地战癌勇将、

河南省抗癌达人

杨晓柏先生从患者和患者角度出发,分享了对安全用药和自我用药管理的看法。他表示肿瘤患者首先要树立抗癌的信心,要充分掌握抗癌的主动权,积极地配合治疗、乐观地面对。癌症并不等于死亡,癌细胞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同时患者和自己的主管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医生既是患者的保护神,也是患者的朋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和现代整合医学的诊疗方案,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最终让肿瘤患者能够走向康复。


陈小兵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兼副秘书长、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党支部副书记、大内科副主任、消化内二科主任

陈小兵教授表示在整合医学的大背景下,各学科,各专业医生都是协作关系。在临床上需要医患整合、医药整合、内外科整合。如钙片和优甲乐是不能同用的,服用优甲乐时需要避开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这些细节实际上也是全程管理的一部分,但很多的患者和家属是不知道的,临床上需要医师、药师去科普,这是医师和药师之间的一种非常好的整合,也是医患之间的整合。除此之外,在临床治疗中,内外科的协作关系也是一种整合,在癌症的治疗中,病理检查、病理切除离不开外科的手术刀,基于病理切除,如结合1021基因检测,发现可用靶向药物或者免疫治疗药物治疗的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治疗,这是精准个体化治疗的策略之一;此外,基于MiniPDX动物模型能更好协助临床医生为晚期胃癌患者选择更适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本次大会从医师、药师、患者等不同角度出发,以多元视角展开,关注患者所忧、所虑、所思、所痛,探讨用药科普时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不但增加患者肿瘤与用药方面知识,更拉近医生、护理、药师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大众对肿瘤及肿瘤用药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

当面对似乎无药可用的肿瘤患者时,应以MDT to HIM为原则,从症状、药效,相互作用等方面来协作,共同为患者寻找合适的方案、药物,优化用药方案,整合解决肿瘤患者用药安全问题。患者只有正确认识肿瘤成因的复杂性,科学理解肿瘤的防治体系,信任医生并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相信通过医护双方、医患双方、医药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改善患者

瘤生存的状态,回归健康生活!

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社会各界同仁一起谱写肿瘤用药科普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