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CCO | 主旨报告-虞先濬:胰腺癌综合治疗—新思维,新理念,新策略

关注文章 点赞:

主旨报告作为CCO大会每年最重磅的内容之一,每一位入选专家都历经层层筛选、激烈角逐,最终脱颖而出,报告内容也因为展现了我国肿瘤领域的最新进展,代表中国肿瘤学工作者临床、科研的最高水准而备受瞩目!2020年度共有9位专家入选,作为2020CCO官方合作媒体,本期开始,将带大家抢先观看2020 CCO 主旨报告专家风采

2020 CCO会议特刊、每日新闻、新媒体专题全方位宣传正式启动!

关键词:上海策略


虞先濬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胰腺癌综合治疗:新思维,新理念,新策略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9%,被称为癌中之王,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胰腺癌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因而胰腺肿瘤外科又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而在外科技术日臻成熟的当下,现有治疗策略并未显著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尽管前路艰险,胰腺外科学界仍朝着“患者长期生存”的目标,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胰腺癌综合治疗之路。

外科手术被认为是潜在治愈胰腺癌的唯一有效方式,因此胰腺手术的安全性、根治性及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胰腺外科医师所遵循和不断追求的理念和目标。我们潜心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不断创新手术技术。胰肠吻合术后发生的胰瘘是最常见、最致命的并发症。虽然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对胰肠吻合方法不断改进,但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仍然高居15%左右,得不到有效解决。我们创新了一系列胰肠吻合方法,使胰瘘愈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较先前缩短了50%,有效降低了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和等级,将术后胰瘘率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的15%下降至7%,该胰肠吻合技术也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验证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我们创新了胰腺淋巴锐性清扫技术,缩短淋巴清扫时间,并减少结扎缝合的线头残留导致的肿瘤残存;研发了一系列相应手术专用的新型器械,大大方便了胰腺手术清扫的开展。

目前,临床上对胰腺癌手术指征的判断完全依据CT影像显示的肿瘤大小、血管侵犯的解剖和形态学来决定,缺乏针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筛选与甄别。我们团队在术前准确预测手术疗效、甄别不同生物学行为的患者亚群,以帮助选择胰腺癌手术策略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并转化到临床应用中。“三阳性人群”、“不分泌CA19-9的假阴性人群”等“手术不获益”亚群的有效甄别,对于提高胰腺癌综合治疗的疗效具有深远的意义,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依托于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针对胰腺癌高度侵袭转移特性,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原创性机制研究,以期进一步解释其生物学行为规律,寻找干预靶点,为后续开展个体化系统性术前干预治疗打下基础。

随着胰腺癌化疗有效性的提高和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推广,内科治疗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逐步巩固并得以奠定。胰腺癌丰富的间质是其化疗敏感性差的原因之一,间质影响了化疗药物的运输和弥散,明确胰腺癌间质比例可能有助于胰腺癌化疗疗效预测和方案选择。我们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超声内镜弹性应变率比值指导个体化化疗方案的选择,有望提高整体化疗有效率,同时,填补了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在预后预测和治疗选择中的空白。该无创方法已在临床常规应用,可以指导实施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精准个体化化疗,其在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效的个体化新辅助化疗可以降期降级,并提高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进而提高胰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2019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综合治疗部的正式运营,也有力推动了胰腺癌领域的院际多学科协作和临床研究开展,以期造福于更多的胰腺肿瘤患者。

上述对胰腺癌外科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前期探索的相关创新成果,已形成了“上海复旦胰腺癌诊治新策略”,将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延长了40%,多项原创性成果纳入国际国内指南共识。2018年,在赵玉沛院士、倪泉兴教授和王春友教授的倡议下,全国45位著名专家共同合作,撰写发表了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并在2020年由团队继续执笔完成更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胰腺癌诊治方案,引起强烈反响。

胰腺癌综合治疗究竟路在何方?肿瘤学和胰腺癌诊疗模式能够给我们许多启示。胰腺肿瘤外科的前30年是技术定型;此时正是技术全盛期,当外科学遇到肿瘤学,向“癌王”精准突破需要另辟蹊径,即:用新理念、新思维、新策略引领技术创新。总体可概括为“三个对半开”的学科规律,即:临床+科研、外科+内科、开腹+微创,对半开,齐头并进,集结领域内同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胰腺癌综合治疗之路。

欢迎来到2020 CCO主旨会场,虞先濬教授将与您一起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胰腺癌综合治疗之路


转载自:医悦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