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院士:聚焦人体“自然力”回归医学本源

关注文章 点赞: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奋战在抗疫一线,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一直在密切关注抗疫进展,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了樊代明院士。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应不断总结、继承和创新抗疫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聚焦研究人体自然力、认识自然力、检测自然力、呵护自然力、增强自然力,不断推进整体整合医学的发展,以更主动更有效的策略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真正保障人民健康福祉。”樊代明说。


记者:您如何看待我国疫情防控的成绩?如何看待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景?
樊代明: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面临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传染性疾病。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和病毒传播,最大可能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得益于此,中国仍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成为去年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全球抗疫中综合表现最为突出的国家。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夺取抗疫斗争最终胜利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不能掉以轻心。可喜的是,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新冠肺炎疫苗,并开始为全民免费提供;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中西医整合抗疫相关经验做法也日益成熟完善;我国的制度优势、多年改革开放积累下的雄厚产业基础等,都极大增强了我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取得最终胜利的信心。


记者:此次疫情暴露出的最大短板是什么?如何突破?

樊代明: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健康医疗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没有跟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是新冠疫情暴露出来的最大“短板”。设想一下,今天的新冠疫情,如果发生在两三个世纪前,可能不会造成这么大规模的传播。当今全球一体化发展迅猛,在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丰硕的全球化红利的同时,也给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给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带来了极大压力。
近一年来,全球疫情肆虐,疫苗刚刚投入使用,不同国家生产的疫苗其疗效和副作用还有待密切关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无有效药,确诊人数快速增长已经破亿、死亡人数两百多万,目前致死率基本稳定在2%多一点且有下降迹象。这一方面说明,我们要摆正心态,既不必过于恐慌,又要正视其传播严重性,做好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除了药物、医疗器械等外部干预因素外,人体内部是不是有强大的“自然力”在发挥作用,保证绝大部分人能扛过新冠病毒的侵害?我们的各种医学手段,除了考虑在“杀”病毒和“躲”病毒之外,是不是更要重视如何激发人体的“自然力”?这应该成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突破口。


记者:您说的“自然力”,是否就是人体对细菌病毒等的抵抗力、免疫力?
樊代明:应当说,抵抗力和免疫力只是人体“自然力”中的一部分。“自然力”是人体保证生命健康的、相互联系依存的所有力量和因素的总和,是人与生俱来的,随着人生命的消长而消长。人离开这个世界,意味着“自然力”全部消失了,反之亦然。
在我看来,包括人在内的生命形态的“自然力”,可分为七种:自主生成力、自相耦合力、自有代谢力、自发修复力、自控平衡力、自我保护力、精神统控力。
第一种是自主生成力。每个人最初的生命都是爸爸妈妈孕育出一个受精卵细胞,这个细胞不断分裂,一分二、二分四,经过约41代分裂形成了50万亿左右的细胞,由这些细胞最后长成了一个人体,无数个体再经过若干年形成了人类族群。动物也是一样。每一棵大树最初都是一粒小小的种子,种子发芽不断向上生长,甚至能顶开压在上面的大石头,最后长成参天大树,一棵棵参天大树形成了森林。这个自主生成力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自主生成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自组织的功能,能把不同的细胞组织成不同的器官、系统等,最后形成具有各种功能的完整人体,而不是简单地把细胞堆积在一起。
有的动物自主生成力非常强大,远超人类,比如海参的再生能力。把海参切成两段,这两段都能各自生长成一个完整的海参,蚂蟥、蚯蚓也有这个能力。把钉子刺进海参的身体,它能慢慢把这个钉子排出体外,这个排异能力多么强大!还有,海参如果吃了不好的东西进肚子,它会把整个肠胃都排出来,然后再生成一副完整的肠胃。如果人有这样的能力,还怕细菌病毒吗?海参身体那么柔软,但它能在深海抗压,如果人能这样抗压,还怕高血压,还会卒中吗?
我们不要认为,地球所有生命中,人类最厉害。在自主生成力这方面,我们比海参差远了。因此,这个自主生成力,值得我们在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中好好利用。其实,干细胞和生长因子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力量的一部分。


记者:的确如此。那其他几种力呢?
樊代明:第二种是自相耦合力。人的身体,细胞与细胞之间、器官与器官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等等是相互协调的、相互耦合的。比如说马拉松运动员比赛时,要想拿冠军,就要跑得很快,心跳、呼吸等都得同步加快、自相耦合。如果心脏还是保持平时的跳动节奏与力量,甚至不跳了,不就成了马拉松猝死了么?又比如,谁的报告做得好,我们要给他掌声,我们都知道单掌不响,那双掌就响么?严重帕金森的病人就拍不响,因为他双掌拍不到一起,自相耦合力不行。
再如这次新冠肺炎。不幸染上新冠病毒而去世的人,整个身体都感染了病毒都受影响,但为何是肺部产生的肺炎成为主要的死亡因素?是不是只有肺这个器官或呼吸系统出了问题,其他器官、系统耦合有没有问题呢?是不是人体的自相耦合力都出了问题?光请呼吸科专家,光治肺行吗?这个防治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
第三种是自有代谢力。人活着,就会不断新陈代谢。比如,水喝多了,可通过汗液、尿液排出来,不然人就成了“水人”。还有,你去年见到的我,和今年见到的我,其实不是同一个人。为什么?我每天都在吃饭吸收能量,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交换氧气,身上的细胞,在不断死去、也在不断新生。严格来讲,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人。包括骨头、骨细胞,都和原来的完全不一样。骨头的存在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两种细胞平衡的结果。所以,“一把老骨头”这句话是不完全对的。我们天天都在“翻新”,总是以一个全新身体或状态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并满足自体的需要,不然就活不成。
第四种是自发修复力。人体和其他生命体不一样,哪个部位、器官坏了,在一定限度内,能自发生长修复起来,功能也会有所恢复,树也一样,但其他生命体不行。坏的地方修复平了,就自动不长了。继续长就会长成疤痕疙瘩,再长而不能控制就长成肿瘤了。肿瘤可能是人体局部抗衰老的一种机制表现。


记者:肿瘤是抗衰老的表现,这个如何理解?
樊代明:比如皮肤表面有伤口,伤口长到原正常皮肤的程度后不长了,那就是伤口长平了;如果继续长就是增生,形成疤痕;再过度增生就长成肿瘤。肿瘤是人体自发修复功能不能适度遏止的结果,这在身体表面、身体内部,道理都是一样的。研究表明,百岁男性老人基本上每人都有前列腺癌。好比老树,树干上的伤口慢慢会长成“树瘤”,越是老树或古树,树干上的树瘤越多、越大。
如果人身上长了肿瘤,不要害怕,某种程度上说明人体“需要”这个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肿瘤病人做了切除手术后,生存时间反而不长,而有的病人不做手术反而生存期较长。现代医学也越来越强调带瘤生存,不轻易手术、放化疗。这里我说的不是不手术、不治疗,该治疗的,比如早期在“敌弱我强”时那就要做,但到了晚期在“敌强我弱”时硬做手术,硬做化疗或放疗,可能会得不偿失,因为会损伤病人的自然力。


记者:这个观念的确很颠覆,但细想又不无道理。关于生命本身,无论是医学还是科学,了解的还是太少了。
樊代明:是这样的。再看第五种力量,自控平衡力。生命的存在,人的健康,是以总体、大致的平衡为必要前提的。这种平衡,既包括物质的平衡、结构的平衡,也包括功能的平衡等等。一方面,失衡就容易生病,失衡越多、程度越高病情越重,失衡超过一定限度可能致命;另一方面,健康是高水平的平衡状态,但人生病了,人体会从失衡态又慢慢走向低水平的平衡态。因此,真正的健康,是保持高水平的平衡态;治疗,就是尽可能恢复人体的平衡态,最好是恢复到高水平的平衡态。
那问题来了,什么是高水平的平衡态?什么是低水平的平衡态?举个例子,高血压、高血糖的治疗。人体内部有升血压、血糖的物质,也有降血压、血糖的物质。人在健康状态下,如果由于一定原因血压、血糖暂时升高,人体会自动分泌降压、降糖的物质,最后血压、血糖自动恢复正常,反之亦然。高血压、高血糖病人,就是难以自动分泌相关物质,自我平衡调节的功能减弱甚至缺乏。治疗有两种思路,一是通过相关方法手段,恢复人体自我分泌相关物质、自动平衡的功能,这种恢复的状态就是高水平的平衡态;二是人为服用各种药物,人为降压降糖。后一种方法,属于外部介入干预,并未有效恢复人“自控平衡力”,长此以往人体会最终丧失这种“自然力”,造成终身服药。这只是人为恢复了血压血糖指标的“平衡”,长期看会对身体造成其他方面更大的伤害,这种平衡态就是低水平的平衡态。


记者:因此,高明的医学、高超的医生,治疗病人时应以恢复“自控平衡力”为优先选项。
樊代明:健康不是简单的指标平衡,而是人体具有内在的、能自我实现平衡的能力,即自控平衡力。从这个方面看,不少人对健康的理解,是有不小误区的。
第六种是自我保护力,它是与自控平衡力有很大关系、同时又被一些人误解的另一种“自然力”。
有一种观念认为,人生病,是因为细菌病毒等这些人体外部不好的东西,进入了人体,所以,“保护”意味着“消灭”。这种看法对吗?
其实,人生病时表现出的症状,都是在保护自己。比如咳嗽,不咳的话一大堆痰在肺里,受得了吗?呕吐、腹泻等,都是人体自我保护的反应。医生应该在此基础上帮助你咳嗽、呕吐、腹泻等等,把不好的东西排出体外,帮助身体更好、更快恢复健康。
人与细菌、病毒对抗,无非三种结果:一是细菌病毒死,人在;二是细菌病毒在,人死;三是人在,细菌病毒也在。前两个结果,都是暂时的,打来打去最后都是第三种情况,人在细菌病毒也在。而在不断对抗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甚至有人说“超级细菌”的出现都不是天方夜谭;病毒不断变异,但疫苗研发速度远远落后。如果医学只沿着这一条路走到底,最后的结果,会不会是人类阵地越来越小?
要知道,和细菌病毒在地球存在的数亿年甚至十数亿年相比,人类存在至今只有区区400万年。可以说,人类老祖宗来到地球,是细菌病毒给发了“准生证”的。相当于当时人类和细菌病毒签了个“合同”——人类你出生可以,但我细菌病毒要在你身上共生。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身上的细菌病毒,加起来都有2至3斤重。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有“道”就有细菌;口腔、鼻腔,有“腔”就有细菌;小小肚脐里就装有1000多种细菌,皮肤表面就更多了。我们要学会与生物共生,与微生物共生,因为共生才能共赢,没有它们我们活不了,也活不好。某种程度上,人类的“自然力”,就是在人类与细菌病毒共生的状态下才能产生。所以,自我保护力,不是人类消灭细菌病毒,而是一种平衡状态下的共生能力。
对于肿瘤的治疗,也是如此。对肿瘤的手术放化疗等,都是以杀死癌细胞、消灭肿瘤为目的。但结果往往是,经手术放化疗的病人,存活期反倒短;反而保守疗法、带瘤生存的病人活得更长。要知道,服药很可能给肿瘤病人带来生物性损伤,手术带来一定程度的机械性损伤,放疗是物理性损伤,化疗是化学性损伤等等,通常都会影响病人的自然力。所以医生施行治疗时,一定要权衡利弊。


记者: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减少上述损伤的话,癌症病人带瘤生存的机会,其实还是比较高的?
樊代明:的确如此。我们千万不要过于依赖药物、手术、医疗器械等外部干预手段,千万不要小看、忽视人体自我保护力的作用。人体的自我保护力、“自然力”其实是十分强大的。
最后一种自然力是精神统控力。这个精神统控力,是统控前面所有的“自然力”力量的。人跟其他动物相比,眼不如鹰,鼻不如狗,耳不如蝙蝠,双腿不如猿猴,但我们却能搞定所有动物都搞不定的事。为什么?因为人类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大脑不仅可以创造,大脑产生的精神力量更是无穷无尽、动物所不可比拟的。
为什么人人身上都有癌细胞,但有人长成癌,有的不长成癌?为什么癌症病人有人活得长有人活得短?有的病人感染了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而有的不用抗生素都可以康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病人的精神统控力较为强大,能有效增强“自然力”。当然,这个力量受到损害,就可能得抑郁症,甚至精神病。
最后,再回到抗击新冠疫情,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实都是以保住生命为根本,都是以呵护、增强人的“自然力”为主要手段。比如西医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筛查和诊治,属于支持性疗法,可总结为“一个化验查核酸,一张胸片看肺炎,一瓶氧气不断灌,一台机器(呼吸机)就用全”。其实这些治疗并没有直接针对病毒。病人确诊后,尽快通过支持性疗法增强“自然力”。对于中医而言,通过“三方三药”和针灸、艾灸、导引等非药物疗法,都是尽快培育、提升患者体内“正气”,也就是“自然力”,从而达到有效治愈康复的目的。


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致力于整体整合医学在中国的建设发展。您现在提出的“自然力”概念,和整合医学有什么关系?
樊代明:“自然力”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正是整体整合医学不断丰富完善的重要内容。未来医学的发展,仍然需要研究病因、病机,依然是医学研究与医疗实践的重要参考和对照,但未来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应当是研究自然力,认识自然力,检测自然力,呵护自然力,增强自然力。其实,不论是中医、西医,从其一开始产生,就是以人的“自然力”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在更高层次和维度上,让医学回归本源。不论对单一病因的突发传染病,还是对多病因、复杂性的慢性病而言,都是如此。
我们必须对医学树立正确认知,人类与疾病做斗争,应主要依靠人体的“自然力”,同时辅以医学手段进行适当干预。主体是人,客体是医学,不能主客倒置,重视了医学,把自己给忘了。


记者:怎么理解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

樊代明:新冠肺炎的全球暴发,进一步凸显出,无论对传染病还是对慢性病治疗,现代主流医学体系的四个“力不从心”即四个“单”:一是单个国家和地区的单打独斗将力不从心;二是单个专业和专家的单打独斗也将力不从心;三是单个技术和单个药品的单打独斗也将力不从心;四是单靠医学或者医生的单打独斗也将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只有构建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医学研究体系、医学教育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学预防体系和医学管理体系等五方面内容。要建立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必须有正确的学术思想来指导,所以中国提出的整体整合医学理念就显得十分必要。
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相关经验也被全球借鉴。当然,整合医学不能简单理解为中医与西医的整合,这只是其中一个内容。中、西医原本分属两个研究体系,他们的整合,就不仅仅是中医和西医自身内部的整合,还要包括中西医之间的整合、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医学与预防的整合、医学与社会管理的整合等等。要以整合医学的理念来面对传染病和其他慢病的威胁,才能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才能更有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真正保证人类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