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协同作战,共克肝胆肿瘤 | 新冠疫情下肝胆胰肿瘤多学科诊治全程管理

关注文章 点赞:

原发性肝脏、胆道和胰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据 2018 年发布的《中国肝癌大数据报告》显示,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 85.4 万,中国 46.6 万,约占全球的 55%。目前,我国肝癌患者 5 年生存率仅为 12.5%。


如何提高肝胆胰肿瘤的诊疗水平,优化诊疗策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中国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肝胆胰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受到不同程度限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策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证肝胆胰肿瘤患者的科学诊治。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工作部指导下,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于4月15日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下肝胆胰肿瘤多学科诊治全程管理直播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教授带领肝胆胰中心专家团与医生和患者进行在线交流,探讨如何在疫情下,对肝胆胰肿瘤患者提供科学诊治及有效管理。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工作部部长支修益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肝胆内科魏来教授、肝胆胰中心肝胆外科执行主任卢倩教授、放疗科主任黎功教授、肝胆胰中心肝胆介入科主任张跃伟教授、肝胆胰中心杨世忠教授、肝脏移植中心徐光勋教授以及肝胆胰肿瘤个案管理师严哲护师等参加活动并授课。

一直致力于在国内医院推行eMDT模式的董家鸿院士表示:“肿瘤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疗手段多元化,相关科室、各级医院要打破传统医疗模式中‘各自为政’的壁垒,紧密协作起来,才能帮助患者选出最佳治疗方法和系统化治疗方案,用最小的风险、最低的成本让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在疫情期间,患者的就医、医生诊疗手段受限,如何精准治疗,并结合疫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支修益教授谈到,2020年全国肿瘤防治宣的主题是“抗癌路上 你我同心”,希望告诉广大患者朋友,战胜肿瘤不仅需要多学科医生团队的合作,更需要和我们的患者一道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下,通过eMDT多学科的远程联合会诊,可以加强跨区域的院际合作,整合各级医疗资源,在减少医生聚集风险的同时,让患者省去奔波之苦,优化患者治疗方法。


通过医联体互联网平台构建肝胆胰肿瘤分级全程管理模式,保障患者诊断与治疗的同质性和连续性,让患者在就近医院就能享受到顶级专家的治疗建议,对减少患者出行、就医频次,降低治疗风险、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就成立了肝胆胰肿瘤MDT中心,集合肝胆外科、肝病内科、肿瘤科、影像科、放疗科、介入科、病理科、临床药学科等科室的专家,致力于为患者制定多学科参与的全程化诊疗方案,提供量体裁衣式精准医疗服务。


近年来,肝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药物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已在中国获批的一线治疗靶向药物仑伐替尼,二线治疗靶向药物瑞戈非尼,以及首个且目前唯一在中国获批治疗晚期肝癌的原研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已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代表着肝癌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卢倩教授谈到,在这一背景下,多学科综合治疗(MDT)也逐渐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期间,黎功教授、杨世忠教授、张跃伟教授、徐光勋教授分别分享了放疗+外科和介入+外科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晚期肝癌的典型病例,同时邀请患者代表分享抗癌历程,给了肝胆胰肿瘤患者战胜疾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