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医生:医生不仅是职业,“医病也医人”才是我最想做的事

关注文章 点赞:

医生被患者当作“团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的李一医生,不论在门诊还是病房,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患者们发自内心的表白,如“遇见你是我的幸运”“我真的好喜欢你”“你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这些话语不仅是对李一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人格魅力和医者仁心的赞美。

这不禁让人好奇,李一为何能赢得患者如此高的评价?

故事的起源,始于李一决心踏上医学之路的那一刻。

“解决患者病痛,就是我的理想”

李一与乳腺外科之间的"相遇",最初是受到了家人的影响。

“我的姨妈姨父都是非常优秀的医生,每逢暑假去他们家玩的时候,看到他们对医学的热爱和对患者的关怀,这让我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时的她,即便对于医生这个职业还没有完整的认知,却也因从小受到家人的熏陶,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想要“救死扶伤”的小小种子。进入初中时,李一便立志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夫。

“当时,解决患者病痛就是我的理想。”后来,李一带着强烈的使命感报考了医学院校,并于2008年以优异成绩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毕业,成为了一名乳腺外科大夫。

李一在门诊工作

“那个时期,乳腺外科还不算热门学科,其诊疗技术和救治能力也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与一些成熟学科相比尚有提升空间,要做到乳腺癌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不容易。”研究生时期跟随导师门诊遇到的一位20多岁年轻患者小琴(化名)让李一记忆犹新。“这位患者因腰痛而前往骨科就诊,经过医生诊断最终发现是肿瘤转移引起的骨损伤。后来患者才意识到,乳房上早已存在的肿块其实是乳腺癌的征兆,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并未予以重视,直到病情恶化才来到我们科室问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两癌”筛查项目的深入实施,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公众认知度都有所提升。“例如我们借助影像学技术能够早期发现肿瘤,通过科普活动提高大众对乳腺癌的认识,这样的话发现得越早,患者治愈的希望就越大。”李一说道。

然而,在我国像小琴这样没有得到早期筛查和及时治疗的患者不胜枚举。

“将所学的先进医疗技术带回国内,造福更多患者”

令李一最为触动的,是另一位同样正值20岁青春年华的乳腺癌患者芳芳(化名)。

时间回到2013年,芳芳因乳房部位有肿块且出现积液,被其他医院的大夫诊断为乳腺炎,在进行了穿刺活检后病情却未见好转。当她身上挂着一个引流管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找到李一时,立即引起了李一的注意。

“当时我们通过她的彩超发现,引流管的一头可能被堵塞了,只有移除这些堵塞物,引流管的通畅性才会得到改善。”李一回忆,让他们颇为震惊的是,就在他们给芳芳做完急诊手术之后才发现,患者得的是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较差的三阴性乳腺癌。

由于当时乳腺癌的诊断技术尚未达到现今先进水平,因此要做到乳腺癌的精准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李一颇感无奈。“我当时看着患者,都没忍住哭了出来,因为这种乳腺癌非常凶险,我们只能安慰她,让她先接受化疗。”

据了解,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亚型,目前治疗的方法选择有限,而化疗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标准方法。

然而芳芳在接受了两次化疗之后却放弃了,并盲目听信江湖“医生”的治疗“秘方”,导致病情复发并恶化。不仅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治疗。

一年之后,芳芳再次找到李一,并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李一身上。

“那个江湖‘医生’在她的肿瘤上拔罐,把肿瘤拔得跟她的头一样大,还给她放血治疗。我见到她的时候,她跟一个‘瓷娃娃’似的,情况非常不好。”由于芳芳并没有乳腺外科的手术指征,科室同事都不建议收治。但李一却不这么认为,她力排众议坚持给芳芳治疗。

工作中的李一

在这场与生死的较量之中,她帮助芳芳组织专家会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芳芳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很不幸的是,病情后面还是复发了,而且已经转移,最后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在花样年华般的年龄离开了这个世界。”至今回想起来,李一仍潸然泪下。

彼时的正值李一出国访学之际,当签证官问及她的中国梦是什么时,她随即拿出与患者的合影,她答道:“我的中国梦,就是将我学到的先进医疗技术带回国内,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治疗。”再次回忆起那个时刻,李一的话语中依然充满笃定之意,或许也多了一份自豪——当年所说的承诺,正在一点点实现。

“患者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底气”

“李医生,你看我又长胖了,我又可以出去跳舞了!”

“李医生,我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吃药就怎么吃,是你救了我的命。”

每每看到72岁的患者王婆婆(化名)发来的互动短信和开心视频,李一作为医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要知道在这之前,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的王婆婆一度对治疗失去了信心。“当时她在别的医院接受化疗治疗,因为难以忍受副作用带来的疼痛,所以就想放弃。”王婆婆的女儿赶紧向李一求助,她坚信李一能够救治母亲。

“我也觉得自己能够帮助到她。”李一胜券在握的底气不只源于患者的信任,更基于她从事乳腺外科工作近16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经过她的精心救治和细心关怀,王婆婆的病情不但得到缓解,而且在后续的治疗当中也展现出了积极的配合态度,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我经常以王婆婆为例,去鼓励其他的患者。”为了帮助更多病患勇敢面对疾病,李一时常在患者群给大家积极传递正能量,及时解答大家的疑惑。在她的感染下,许多老患者自愿担任起志愿者角色,在群里主动分享抗癌历程,互相帮助,给予新患者关心关爱。

患者对李一表达感谢

“抱团取暖,能为患者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坚定他们对抗癌症的信心。”身为一名女性医生,李一深刻地理解女性患者的痛苦与需求。她对"以患者为中心"的定义是,医疗服务不应只停留在疾病治疗层面,更应深入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中去,传递情绪价值,给患者带去温暖与力量。

怎么跟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李一分享了她的“秘诀”:首先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与他们产生共情;其次要“看碟下菜”,根据患者的性格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焦虑问题。“我一直强调的是,我们不仅是‘医病’,更要‘医人’。”她说道。

“帮助患者,我乐此不疲”

“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一直是李一从医道路上秉持的理念,而且在她多年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开展患者宣教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早些年前,李一就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给患者提供诊疗报告解读等医疗服务。“只要在我这开的检查,我务必会给他看报告,尽量给患者提供便利。”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李一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内开展了系列科普患教,利用业余时间和精力帮助广泛群众认识疾病。寓教于乐的宣教形式深受患者喜爱,并吸引了一大批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李一为患者解读报告

目前,李一也为自己的患者开设了院外医患沟通群。结合当下流行的AI技术,在社群内通过AI助手的智能化管理,李一能够更高效跟进患者需求,方便延续院外患者服务。同时,AI助手也会定期给患者发放相关的科普教育内容,日常引导患者学习知识,了解疾病。李一表示:“在社群里,我不需要一直说话,通常我都是潜水,但是他们可以自己在群里查阅知识,也会互相鼓励活跃气氛。”

李一的患者社群服务

深入到患者当中去,李一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不同的方式创新,始终在帮助乳腺癌患者解决院内院外的各项问题。当问及李一是否因为需要对患者付出巨大精力而感到困难时,李一笑着回答道:“我精力旺盛,我乐此不疲。”

“亲和力强、为人真诚、救治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的病房经常能够听到患者这么夸赞李一。

多年来,她与患者之间的相处宛如朋友,甚至家人一般,这就不难理解文章开头提到患者对她的认可和赞誉。与此同时,李一也积累了一群对她充满信任和支持的忠实“铁粉”,例如李一去分院工作,患者就从总院跟过去;例如曾经救治过的患者若有亲朋好友生病了,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李一;又例如已经出院的患者,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一直与李一保持着紧密联系......

“我的患者粘度很高!”李一对此颇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