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CHIO 暨整合肺癌年会成功召开

关注文章 点赞:

前言

滇池之畔,智慧激荡;云岭之下,共识凝聚。2025年11月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指导,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肺癌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及中国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委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暨整合肺癌大会”在春城昆明隆重启幕。大会聚焦肺癌整合诊疗的前沿突破与临床实践,通过多维度深度研讨,以共识凝聚行业力量,以智慧夯实发展根基,共同擘画肺癌整合防治新图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会议现场


开场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围绕肺癌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入探讨,将有效推动临床实践的进步。她强调,多学科协作与整合医学理念是推动肺癌诊疗水平提升的关键,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凝聚共识、促进合作,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王洁教授致辞

解放军总医院胡毅教授进一步指出,整合医学理念正深刻重塑肺癌诊疗格局。当前需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多学科协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前沿成果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他强调,要加快诊疗规范的普及推广,让创新技术惠及更多患者,共同谱写肺癌防治事业新篇章。

胡毅教授致辞


学术环节

学术环节分别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学宁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安文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柳影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何雅億教授以及吉林省肿瘤医院柳菁菁教授依次上台主持。

主持嘉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系统梳理了ES-SCLC的最新临床突破。他指出,PD-1/PD-L1抑制剂联合EP/EC方案已成为一线标准方案,免疫维持阶段联合芦比替定能够改善PS良好患者的长期生存;新兴的DLL3-TCE药物塔拉妥单抗将成为晚期SCLC患者二线治疗新标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聚焦于ADC药物在NSCLC中的应用。他强调,ADC药物已在NSCLC二线治疗中确立标准,并正逐步向一线和围术期场景拓展。未来,ADC药物的进化将更加注重毒性管理与精准性,并通过联合治疗策略,持续推动肺癌的精准治疗进程。

陆舜教授(左)、宋勇教授(右)

讨论环节中,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胡洁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红梅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王军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丽萍教授、宁波市第二医院饶创宙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褚倩教授就专题内容展开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的研究前沿在于优化现有免疫方案的疗效,并积极拓展ADC药物、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疗法的应用场景,持续推动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

讨论嘉宾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黄鼎智教授全面阐述了2025年SCLC免疫治疗进展。他指出,cCRT序贯IO模式已成为局限期SCLC新标准,但巩固方案仍需优化。广泛期SCLC维持阶段联合方案将改变临床实践。此外,T细胞衔接器已成为二线新标准,但其与化疗药物的组合仍需优化。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系统阐述了NSCLC脑膜转移领域的关键问题,内容涵盖发病机制研究突破、确诊率提升、分型标准统一、疗效评估体系建设及有效治疗药物探索,深入剖析了该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潜在的解决方向。

黄鼎智教授(左)、范云教授(右)

讨论环节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许斌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燕翔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杨立伟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林根教授围绕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新进展展开交流。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肺癌诊疗正全面迈向精准化与个体化。在SCLC领域,免疫治疗与新型靶向药物正不断改写治疗标准。在NSCLC领域,脑膜转移等难题的攻克则有赖于从基础到临床的系统性突破。

讨论嘉宾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方文峰教授在“肺癌罕见靶点治疗新进展”报告中指出,精准靶向治疗已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策略。近年来,针对KRAS G12C、HER2、ROS1等罕见靶点的新型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更多优质、高效、安全性良好的靶向药物及联合治疗策略为肺癌患者带来日益丰富的治疗选择。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则探讨了免疫治疗时代ES-SCLC的新探索,他指出,双特异性抗体、ADC药物及T细胞连接器等新型疗法有望重塑现有治疗模式,而放射性药物与肿瘤疫苗等前沿方向也展现出值得期待的研发前景。

方文峰教授(左)、邬麟教授(右)

在讨论环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张同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夏曙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常建华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马俊勋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谢丛华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徐崇锐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张良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姚颐教授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林劼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围绕肺癌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展开热烈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度融合,肺癌治疗正迈向更加个体化的新阶段,这将为不同特征的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讨论嘉宾


会议总结

胡毅教授在总结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聚焦免疫治疗、靶向治疗、ADC药物等前沿方向,充分展示了多学科协作与精准个体化治疗在推动肺癌诊疗水平提升中的核心作用。未来应加速成果转化与规范普及,共同为提升患者生存获益、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胡毅教授